參與課程:科學腦波(4.5個月)+感統運動(2.8個月)
進步地方:
●掌管平穩、放鬆的Alpha波與睡眠的Delta波均有改善
●掌管大腦理解力的神經網絡更明顯集中 (進步70%)
●腦神經生理抑制困難的狀況23%→74% (進步51%)
實際案例
參與課程:科學腦波(8個月)+感統運動(3個月)
進步地方:
●掌管思考、統整的Beta波有改善
●TONI-4智力測驗PR值81%→97% (進步16%)
●掌管大腦辨認資訊的神經網絡明顯集中 (進步75%)
●視覺空間和形狀感覺24%→99% (進步75%)
參與課程:科學腦波(6個月)+感統運動(3個月)
進步地方:
●掌管激動、焦慮的High Beta波與思考、統整的Beta波均有改善
●TONI-4智力測驗PR值66%→87% (進步21%)
●掌管大腦抗壓性的神經網絡明顯集中 (進步48%)
●重力不安全症36%→46% (進步10%)
參與課程:科學腦波(3.5個月)+感統運動(2.5個月)
進步地方:
●掌管睡眠的Delta波變好
●TONI-4智力測驗PR值52%→74% (進步22%)
●掌管大腦處理資訊效率的神經網絡更集中 (進步13%)
●視覺空間和形狀感覺的判斷16%→74% (進步58%)
在高速運轉的現代社會中,「忙碌」似乎成了我們的常態,但弔詭的是,許多人卻深陷於一種「忙碌式放空」的惡性循環。你是否曾有過這樣的經歷:眼前堆著未完成的工作或學習任務,鬧鐘已經響了無數次提醒,但你的手卻像被手機黏住,目光呆滯地刷著社群媒體,或是陷入無邊無際的發呆之中?
你總是要等到「火燒眉毛」的最後一刻,才像被啟動開關般匆忙趕工。事後,你總責怪自己是意志力不夠強、自制力太差,但其實這背後的原因,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:
• 動作計畫失調:無從下手的逃避 當你面對一個看似複雜的任務(例如撰寫報告、整理房間)時,如果大腦難以有效地將其分解成可執行的步驟,就像導航系統故障一樣,你會感到無從下手。這種認知上的困難和挫敗感,會讓人傾向於選擇最簡單的方式——逃避和拖延。
• 本體覺不敏銳:無視身體的疲勞訊號 本體覺(對身體位置、肌肉張力和疲勞的感知)不夠敏銳時,你可能無法意識到自己已經處於疲憊或緊繃狀態,需要休息調整。你誤以為自己還能硬撐,繼續坐在位子上「耗時間」,反而導致效率低落。也因為感覺不到身體的穩定性,更難以坐定專注。
• 感官調節困難:無法專注或過度放空
o 過度敏感:你容易被環境中的聲響、光線、氣味等細微變化干擾,大腦持續處於高警覺狀態,難以將注意力集中於任務本身。
o 過度遲鈍:你難以從感官輸入中獲得足夠的喚醒,總是感覺昏沉想睡、無精打采或過度放空。兩種情況都會讓你無法心神合一地完成任務。
啟動大腦的「新效能」:從身體到心智的調整
下一次當拖延症又找上門時,別急著責怪或催促自己。不妨放下手邊的事,試著活動身體,讓身體的感覺回流,幫助大腦重新校準。一些簡單的伸展、深呼吸、或是換個環境走動,都能幫助你找回工作與生活的節奏。
然而,要從根本上改善專注力、情緒管理和執行效率,除了身體活動外,更需要直接訓練大腦的調節能力。
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推薦您嘗試腦波課程。透過專業儀器偵測並即時回饋您的腦波狀態,腦波訓練能夠幫助您:
1. 提升專注腦波:讓你更快進入高效率的學習或工作狀態。
2. 調節放鬆腦波:幫助你在壓力大時快速平靜,管理焦慮與衝動。
3. 優化大腦節律:從根本上改善大腦處理資訊的效率,減少因感官混亂而產生的拖延行為。
您的孩子是否也像小傑一樣?一提到寫作業或整理房間,就像電腦當機一樣動彈不得,非得等到您大聲催促、火燒眉毛了才肯動手?看著他們慢吞吞的樣子,您是不是常常懷疑:「這孩子是不是故意的?!」
more您的孩子是否也曾一看到數學就頭痛,被貼上「天生沒數學細胞」的標籤? 其實很努力,但每次看到幾何圖形就搞不清楚東西南北,寫算式總是數字對不齊,計算又慢。一度以為是不夠聰明。但你知道嗎?數
more當孩子反覆做出我們不允許的行為時,例如爬高、亂丟東西或是在沙發上跳來跳去,我們常常會覺得他們是故意的,甚至會感到心力交瘁。但有沒有想過,這些「偏要做」的行為,或許不是單純的調皮搗蛋,而是孩子
more隱藏的影響:高標準與低容錯率 資優的孩子往往對自己有極高的標準,他們的成功經驗使他們將「零錯誤」視為常態。這種心態乍看是追求卓越,但長遠來看,卻是阻礙他們發展的隱憂。 許多資優生在面對挫
more
有些孩子天生感官特別敏銳,對他們來說,我們習以為常的環境其實是一場巨大的感官海嘯。教室裡筆尖摩擦紙張的沙沙聲、身旁同學輕微的移動、走廊上的喧嘩,這些細微的聲音都會被放大好幾倍,變成巨大的噪音。
他們的大腦必須花費大量的精力去應付這些額外的干擾,導致沒有多餘的力氣專心在功課或老師的指示上,這也就是為什麼他們看起來總是「不專心」。
親愛的媽媽們,您是否曾為了孩子的某些行為而感到困惑?
• 老師說孩子在學校總是坐不住,無法專心聽課?
• 寫作業總是拖拖拉拉,小小的一點功課卻要花上好幾個小時?
• 孩子的情緒像個不定時炸彈,時常因為一點小事就大發脾氣或哭鬧不止?
• 動作總顯得笨拙,跑步容易跌倒,或拿筆、吃飯的動作不協調?